
本网讯为进一步强化学校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全面提升教学科研管理能力,7月14日至19日,我校在四川大学举办2025年暑期领导干部政治能力与教学科研管理能力提升班,校领导何振、谭献良、徐姝、孙倩、吕贤军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共40余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历时6天,采用专家讲座、现场教学、学习研讨等多元化形式,为领导干部“充电赋能”。
开班典礼 明确充电赋能新任务
“主动深耕高等教育改革前沿领域,系统学习教学科研、领导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在学深悟透中淬炼改革定力、塑造改革思维,以改革视角破解学校、学院、学科发展瓶颈、激活内生动力,确保学校发展动能始终强劲澎湃。”开班仪式上,校党委书记何振的话语掷地有声,既对本次领导干部的“充电赋能”提出具体要求,又对今后学校教学科研的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何振表示,要坚定发展信念,做深化改革的“推动者”,聚焦打造高质量课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突破高水平教学与科研成果奖等关键问题,深入思考、系统谋划。要增强履职本领,做能担重任的 “内行人”,着力提升教学科研改革与管理素养,在学校教学科研这条主战场上充分彰显开拓进取的锐气与担当作为的风采。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廉洁守纪的“老实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美德,以清廉作风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
名师荟萃 传授教学科研新理念
在专题辅导环节,专家们带来了8堂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四川大学张璐璐副教授分享的《小班化教学改革及学生能力提升途径》,结合她所教授的“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分析了批评性与逻辑思维在学术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张红伟教授围绕“为什么要办一流的本科教育”“如何办一流本科教育”等问题,深入探索了从课堂革命到质量革命的川大本科教育。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林祎老师分享了基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教师教学创新改革路径。洪玫教授以四川大学国家级一流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创新之路。贺喆南教授围绕“什么是‘双一流’建设”“什么是学科建设”等问题,以四川大学学科建设为例,分享了他对“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建设认识与思考。周加贝副教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和崔亚强副研究员的《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用生动案例解析AI技术如何重塑教学,打开了教学改革的新窗口。冉桂琼研究员结合四川大学获得的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案例,详细阐述了教改项目的申报、教学成果的内涵和凝练,为高校申报教学成果奖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


“先纵身一跃,再调整姿势。”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处长曾革表示,此次培训极大地开拓了大家的视野,在 AI 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推动变革,以适应AI时代的教育需求。
现场教学 担当团结奋进新使命
在现场教学环节,参训学员走进四川大学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也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大学博物馆,至今已有近110年的历史。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自然篇、考古篇、民俗篇、民族篇四个展厅,领略四川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感受着巴蜀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脉络与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

随后,参训学员来到映秀地震遗址博物馆。在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前,学员们整齐列队,神情肃穆,深深鞠躬,表达深切哀思。在教学楼废墟旁,大家聆听讲解员讲述地震发生时山河破碎的惨烈情状、抗震抢险时人民子弟兵奋勇拼搏的感人故事,深切感受灾区人民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力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家国情怀宣誓广场,学员们面向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追寻初心使命,感悟家国情怀。
深度交流 共谋改革发展新路径
本次培训共安排了三次学习研讨,把夜晚变成“第二课堂”,思想不断碰撞出“火花”。教务处、科研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研究生处四个部门的负责人汇报了4个专项工作的“十四五”工作总结和“十五五”规划设想、思路。校党委书记何振分享了学校港澳之行取得的成果、启示和感受以及对未来合作的构想。


如何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怎么深化国际合作办学?学员们表示,科研平台建设应重内涵突破,以成果质量为核心导向。专业建设需精准定位与细节打磨,凸显“用心”与“特色”。需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与学术交流,打破“校园壁垒”。
结业仪式 开启砥砺前行新征程
7月19日,培训班结业典礼举行。校党委书记何振作总结讲话。

何振对四川大学教育培训部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向顺利完成培训任务的全体学员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此次培训教学理念够前沿,教学内容够丰富,教学视野够开阔,教学形式够鲜活,思想碰撞够深入,服务保障够暖心,收获非常丰硕。

“这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何振指出,全体领导干部要强化学习转化,把所学所思融入日常工作中。要聚焦规划编制,把学习成果体现到“十五五”谋篇布局中。要勇于担当作为,把能力提升落实到深化改革发展中。

培训结束后,参训干部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培训,既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更新了理念,又进一步增强了危机感、使命感,将会带着培训赋予的新思想、新动能,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积极担当作为、锐意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共同推动学校各方面事业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一审:李谌涵 二审:文彦波 三审:贺正宜)